但是机制砂在制作过程中的排污问题比较麻烦,目前洗沙泥浆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、造成大量水土流失、淤塞河道、影响水质。
洗砂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冲洗砂岩、硅岩等所产生的泥渣废水和生活污水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砂石洗选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,洗选泥渣应妥善处置,尾矿石可作为良好的铺路碎石外销。
根据污染物排放要求,所涉及的排放污染物为“悬浮物(SS)”指标:一级标准:20㎎/l,二级标准:30㎎/l,三级标准:50㎎/l。
目前砂场常用的洗砂污水处理工艺,按水处理所采用的学科技术一般是物理化学法。
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处理站的处理效果、出水水质、运转稳定性、投资及运转成本和管理操作水平等。物理化学法中的混(絮)凝沉降法:洗选废水经初次沉淀,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,出水进入混凝反应池,在废水中投加絮凝剂,使水体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于水体中的污染物产生聚合反应,形成较大的团粒絮状物,由于絮状团粒的比重大于1,因此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淀于水体底部,使污染物与水体分离。混凝沉淀法具有投资少、占地面积小、操作简单、运行稳定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。
因为经过絮凝剂药水聚合后的絮状物虽然会沉淀,但仍然含有大量水分,所以混凝沉淀法需要配合带式压滤机共同加工才能达到更优的效果。带式压滤机会将絮凝后的污泥输送到浓缩重力脱水的滤带上,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,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,然后夹持在上下两条网带之间,经过楔形预压区、低压区和高压区由小到大的挤压力、剪切力作用下,逐步挤压污泥,以达到更大程度的泥、水分离,最后形成滤饼排出。
大家可以看一下带式压滤机的生产过程
在这个生产视频中大家可以看到,污泥压滤机的脱水过程可分为预处理、重力脱水、楔形区预压脱水及压榨脱水四个主要阶段。
在预处理阶段中,絮凝的物料输送进滤带上,絮团之外的自由水,在重力作用下与絮团分离,污泥絮团的水分降低,流动性变差。重力脱水段去除了污泥中很大一部分水分。但重力脱水段的脱水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过滤介质(滤带)的性质、污泥的性质及污泥的絮凝程度,如果前期絮凝药剂配比不合理,将会大大降低这一阶段的脱水比例。
污泥重力脱水之后,流动性明显变差,但仍然难以满足压榨脱水段对污泥流动性的要求。因此,在污泥的压榨脱水段和重力脱水段之间,加了一个楔形预压脱水段,污泥经该段的轻微挤压脱水,脱除其表面的游离水,流动性几乎完全丧失,这样就保证了污泥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在压榨脱水段被挤出,为顺利地进行压榨脱水创造条件。
物料脱离楔形区就进入压力区,物料在此区内受到挤压,随滤带行走方向运行,压力随挤压辊直径的减少而增加,物料受到挤压后体积收缩,物料内的间隙游离水被强力挤出,此时,压滤工作基本完成,形成滤饼之后,继续向前至压力尾部的高压区,经过高压后滤饼的含水量可降至更低。理论上,经过带式压滤机脱水的污泥,泥饼含水率更低可以压至40%。
